• 从“水患之地”到“诗意家园” 长沙洋湖湿地“破茧成蝶”

  • 发布时间:2020-12-02 07:59 | 作者: | 来源:永州信息港 | 浏览次数:
    以太坊
  • 洋湖湿地风景如画。    中新网湖南新闻10月24日电(记者 唐小晴)登上白鹭塔远眺,数千亩水面碧波映日,洋湖国家湿地公园犹如一幅秀美的生态画卷映入眼帘,来这里运动、呼吸清新空气的市民络绎不绝。

      时光倒转十年,洋湖湿地是另一副模样。“洋湖好大丘,十年九不收”曾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自然恢复结合人工促进恢复“治病”

      洋湖湿地古名“瓦官口”,为靳江入湘江口的湿地,后发展成为湘江泄洪区。上世纪70年代,这里逐步变成了长沙近郊的蔬菜基地和人口杂居区,大量人工种植韭菜和大葱,以及挖塘养鱼导致自然植被损失殆尽,水系破碎不堪。同时,含浦、坪塘和洋湖片区每天产生的约3万吨生活污水直排湘江,严重影响了长沙市民的生活饮用水安全,也严重威胁着湘江的生态安全。

    洋湖湿地风景如画。   2011年,洋湖湿地开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洋湖的建设者们并没有急于一头扎进去“治水”,而是先尝试去理解这片水域,用未来视角决定当下行动。

      经过前期翔实的调研和周密的科学论证,洋湖湿地确定了生态治污和水生态修复的工程思路。“生态治污和水生态修复,听上去容易,做起来却非常不易。”长沙先导洋湖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洋湖湿地开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钟家蓉说,生态治污就是通过建设和设置滤石滩、生态拦截、沟颗粒分离器、生态围隔仿生水草、立体生态浮床、水生植物和喷泉曝气机等设施设备,达到对再生水厂中水的深度强化处理和城市雨污水收集处理的目的。

      借助自然恢复与人工促进恢复相结合的手段,洋湖湿地逐步“退塘还湿”“退城还林”,改造河流和湖泊湿地近110公顷,沟通近50个小型沟渠和水塘,修复41公顷水体生态修复区,改造缓坡岸带近14公里,完成近自然原型水岸7公里;人工恢复和营造植被类型62个;恢复栖息林65公顷,生态系统不断健全。

      数年之后的洋湖湿地,水系联通、生物多样,汇集动植物1800余种,绿化覆盖绿超过90%,负氧离子含量超出中心城区6倍多,每年可固定吸收二氧化碳量约6500吨,可调蓄洪水120万立方,成为长沙真正的的绿肺、绿肾和绿芯。

      钟家蓉表示,通过构建“MSBR生物处理+人工湿地+自然湿地”的水环境治理和循环利用系统,将周边片区的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使排入湘江的水达地表水三类水质,既避免污水流入湘江,又保证了湿地的生态补水。

      目前,洋湖再生水厂规划日处理污水12万吨,不仅满足周边50平方公里,30万人口的生活污水处理需求,也满足了湿地日常的生态补水和洋湖片区园林灌溉等中水使用需求,实现了对湘江的“污水零排放”和“净水零索取”。

      2013年底,洋湖湿地国家公园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后又被列入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单位,还成功迈入“国字号”。

      创意文化总部经济区渐形成

      按照规划,作为长沙建设两型社会的核心示范区之一,洋湖生态新城片区总规划面积1000公顷,片区定位是集酒店、办公、商业于一体的总部经济基地和与之配套服务的生态湿地公园、绿色宜居社区。

    洋湖湿地吸引众多民众前来拍照。   据了解,片区规划总人口约16万,同时还将吸引大量旅游、观光、购物、休闲的流动人口,最终建成以文化、休闲、旅游综合商圈为驱动器,以都市居住为依托的复合型新城区。

      在建设过程中,洋湖湿地大量就地保留原生树木、荷塘、堤渠,最大限度保留原有自然风貌,充分考虑到建筑与自然、文化的相协调。园区内广泛采用“被动式节能建筑”、生态停车场、生态边坡等生态技术,大规模使用可再生材料,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500吨,节约用电2.1万千瓦时。

      为了将这个片区建设成为长沙最值得期待的片区之一,洋湖湿地的发展不仅充分考虑产业的集聚,还竭力加强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的配套,引入长沙市最好的教育资源,在此基础上进行更综合医院、消防站、垃圾站、厕所等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基础社会配套。

      截至目前,通过引领绿色智慧产业的导入和发展,提供两型配套服务,洋湖生态新城已引入省建筑设计院、宜家家居、卓伯根、龙湖等文化创意总部和商业巨头,并依托洋湖湿地景区,持续提升片区人气。

      “洋湖打造了山水林田湖草这一生命共同体,不仅形成具有标志性、文化性的城市水域景观,还开发了人文、休闲、旅游等资源,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城市人居的良性互动。”钟家蓉说,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创意文化总部经济区正在形成。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