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建基层组织眼中的“标准化”建设:更有归属感

  • 发布时间:2022-02-09 01:40 | 作者: | 来源:永州信息港 | 浏览次数:
  •   绍兴11月4日电(记者 项菁)“一开始不理解,后来才发现,标准化建设确实是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为我们创造条件,让我们更加有了归属感。”拥有六个民主党派的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率先推行民主党派县级基层组织标准化建设,被问及3年多来的实际体验,民建柯桥区基层委员会主委祁金凤深感受益良多,也笑称自己“最有发言权”。

      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是党派联系广大成员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党派成员参加组织生活、开展工作、完成党派各项任务的依托。柯桥区现有民建等六个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党派成员816名。为了支持基层组织自身建设,2017年4月该区启动绍兴市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试点,从人员、经费、场地、制度等各方面树立标准。

    “柯桥区党外人士之家”里的经济政策咨询工作室(民建)。 项菁 摄

      多党合作成果展示厅、阅览室、书画室……在柯桥区城市核心地带,坐落着一个设计独特的建筑——柯桥区党外人士之家,各种功能“五脏俱全”。祁金凤带记者走进专属于民建会员的“经济政策咨询工作室”,虽只有数十平方,却给予了会员无限温暖,“以前组织活动,不是到我工作的单位,就是在会员企业或饭店会议厅,十分不便。如今,崭新的场所不仅方便了参政议政,还让我们有了家一般的归属感。”

    民建基层组织召开座谈会。柯桥统战供图

      在祁金凤的眼里,小小的空间带来的改变是巨大的。她举例,“今年疫情初期,纺织外贸企业受冲击大,我们多次在这里召开应对疫情座谈会。另外,每周一、三、五下午,我会在这里驻点,会员们也会常常跑来咨询政策、反映困难。”据统计,今年以来已为企业提供各种咨询40余次,接待咨询人员200人次。

      “硬件”上的改善犹如凝聚起一个“精神家园”,同样,当地也注重“软件”配套,创新制度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保驾护航。

      2017年1月,民建柯桥区基层委员会会员阮丽娜调整岗位,开始专门从事民建基层组织的联络联谊等工作,她说,“事业编制不变,岗位变了,相当于从参与者变成组织者。”祁金凤也谈到,“以前都是靠自己联系,配上专职人员后,联络联谊工作更加规范了。”

    绍兴柯桥利用党外人士之家阵地和党派资源优势,开展统一战线同心服务“五个一”活动。柯桥统战供图

      据了解,为让各项保障更具标准化,当地特别成立统战部下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党派服务中心,每个党派配备一名本党派身份的专职人员,为开展活动、团结成员等做好坚实的保障。

      实际上,上述只是“标准化”建设的一部分。2018年1月,柯桥区推出的《民主党派县级基层组织建设规范》正式实施,从基础条件、自身建设、履职要求、专职干部管理等四大方面进行标准化管理,成为浙江省首个民主党派县级基层组织建设方面的地方标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祁金凤谈到,一开始并不理解什么叫标准化,在实践中才发现,标准化除了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创造条件,总体看其实是弹性的,就像给予了一个大框架,可以有许多框架下的“自选动作”,“有了‘标准化’的保障,我们可以安心从事本职工作,为社会多做贡献。”

      在柯桥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静静看来,“标准化”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在基层的生动实践,它针对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在县级层面的薄弱环节,一方面给地方党委如何支持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明确了标准要求,另一方面也给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自身开展具体工作提供了全面指导,有利于充分激发党外人士的内生动力,进一步达成政治共识、形成工作合力。

      王静静表示,下一步,当地将继续巩固标准化建设已有的成果,把各项工作机制推进落实好,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实现长效,切实提升对党外人士的引领力,为浙江建设“重要窗口”展现“统战力量”。(完)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