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沙最早农村党支部“姚圫”党旗红 薪火相传不迷航

  • 发布时间:2021-04-28 07:36 | 作者: | 来源:永州信息港 | 浏览次数:
    火币网
  • 长沙最早农村党支部“姚圫”的土地上展开党课学习。   中新网湖南新闻4月22日电 (孔亚超)“1926年6月上旬,孔福生根据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指示,串联、培养、带动一批有志参加革命的当地骨干,向他们介绍中国共产党的纲领、主张和只有主张和只有组织起来开展斗争才能有出路的道理……”4月21日,在湖南长沙芙蓉区东湖街道合平新村社区里,一场别开生面的党史学习教育正在开展。

      “最早的农村党支部——姚圫党支部”“长沙近郊农民运动的创始人孔福生”“协助红军第一次攻打长沙”……合平新村社区土地上满是革命先辈战斗的足迹。怎样挖掘辖区资源,怎样以耳熟能详的故事、本地辖区的故事、身边人的故事打造既能上接“天线”,又能下接“地气”的党史教育内容,让“相信、受益、讲到了心坎上”成为党员的共同认知?

    党员认真学习,从党史中汲取为人民服务动力。   合平新村社区通过近四年的时间,先后从五个党史馆、档案馆收集整理资料,走访50余名知情人士,邀请20余人讲述党史故事,并根据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和事件编撰《姚圫党支部——那段红色记忆》一书。他们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三不讲钱”的姚圫精神提炼为社区党总支红色精神之一,并通过同芙蓉区交警大队、大同第三小学等辖区单位联合将“协助红军攻打长沙”“天才的农民歌手——孔福生”等故事创排成话剧、快板等文艺节目,将辖区红色故事做成一个可以移动的红色阵地。

      倾听、找寻、对话、震撼、感悟、重温……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合平新村社区注重从党史中汲取为人民服务动力。通过聚焦“红色基因”、注重“趁热打铁”,充分利用身边红色资源和红色故事为学习教育注入源头活水,回应“历史之问”和“时代之问”,引导党员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居民自主认领的“益合睦邻花园”。   “社区能否在安置小区A区东侧靠东湖路边开设一个出入口方便居民出行及消防需要?”“由于建设地铁6号线地铁口等原因,合平安置小区A区目前仅剩一个6余米宽的出入口连接人民东路……”“这个出入口距离合平路与人民东路交叉口仅仅百余米,且常年拥堵,高峰期更甚,导致居民出行极不方便……”社区积极组织广大党员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走访居民群众的过程中,合平安置小区A区的广大群众都提出了开设出入口需求。

      对人民群众讲到的具体事、讲到的困难情况不能当泥瓦匠在那里“和稀泥”,不能当木匠师傅“睁只眼闭只眼”,不能当群众演员到居民家中“跑龙套”……在社区党总支委员会上,合平新村社区党总支书记左模新的话掷地有声。会后,社区针对合平安置小区A区开设出入口的问题第一时间向街道打报告,并积极协调芙蓉区城投、发改等部门现场就相关问题进行商讨。

      “东湖壹号5栋裙楼上有4块杂草皮,社区能将这里建设成空中花园供居民休闲使用吗?”“我是一个单亲母亲,平时上班很忙,周末想陪孩子做阅读分享,社区能提供一个读书角,供辖区的孩子们分享读书体会吗?”通过广泛号召,居民自主认领的“益合睦邻花园”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由群花构成的艳丽“二维码”;而开设的共享图书角更是受到了居民的广泛捐赠,短短一周,2000余册捐赠的各式图书就在图书角形成了多条“条形码”供辖区居民阅读使用。

      “‘姚圫’地上党旗红,薪火相传不迷航”左模新说,将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效转化为干事创业的生动实践,把党史学习与“我为群众办实事”紧密结合,让“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三不讲钱”的姚圫精神激励我们干事创业热情,以实实在在成果获得群众点赞。(完)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