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州新野,拥抱诗与远方

  • 发布时间:2021-01-01 00:23 | 作者: | 来源:永州信息港 | 浏览次数:
    AOFEX
  • 永州新野,拥抱诗与远方 ——永州市文化生态旅游产业链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 邹天著

    蓝山大洞梨花节  郭磊 摄

    阳明山十万亩红杜鹃姹紫嫣红,如油画般悬挂在天际间。 郭磊 摄

    旅游打卡地柳子庙    郭磊 摄

     

    这里,是一个望得见山的地方。舜皇山、阳明山、九嶷山绵延起伏、逶迤苍茫,春夏红霞万朵、翠竹森森,秋冬云海浩渺、雾凇冰挂。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钟情于这里的诗意山水,写下《永州八记》;宋代文学家欧阳修、陆游醉心于这里的灵秀山川,吟咏“画图曾识零陵郡,今日方知画不如”“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

    这里,是一个看得见水的地方。湘江从西到东横贯,市内流程227.2公里。潇水作为湘江上游最大的一条支流,从南到北流经该市8个县。潇、湘二水在这里汇合,奔涌不息滋润四方沃土,养育一方儿女,催生了“潇湘夜雨”“蘋洲春涨”等极致美景,舜文化、柳文化、理学文化、草书文化、女书文化……是母亲河赐予的独特恩惠;

    这里,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零陵”之名由来已久,是夏以前出现的34处古地名之一,历代形成的古陵、庙、楼等历史文化古迹两千多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9处。舜帝庙、柳子庙、怀素公园国内仅有,“荔子碑”全系名人、名文、名字,“大唐中兴颂”文奇、字奇、石奇被尊为国宝。福岩洞遗址、玉蟾岩遗址真实地展现了灿烂的史前文化,被誉为“天下谷源,人间陶本”。舜帝、周敦颐、李达、陶铸等历史和现代名人为世人所敬重。红军长征足迹遍及全市11个县区,留下陈树湘“断肠明志”等壮烈故事;

    这里,是一个记得住乡愁的地方。山水洲城风光秀丽,古村遗韵浓厚,拥有8个国家历史文化名村、43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和85个中国传统村落。明山秀水中的千年古村落青石板路蜿蜒曲折,青砖瓦房飞檐翘角,小桥流水尽显古韵。独特的民俗风情浪漫飘逸,山歌美酒敬客,长鼓舞、坐歌堂等传统民俗特色浓郁;

    这里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幸福城市20强,“千年打卡胜地”——永州。

    智者谋势,弈者谋局。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一盘棋,铆足一鼓劲,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着力实现“文化+”“生态+”“旅游+”三链互动,致力推动优秀文化活化、转化,探索走出了一条红色、古色、绿色、彩色、亮色“五色文化”相融的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之路,奏响了文生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合奏曲。

     

    政策指引绘就蓝图

     

    永州是一本书,厚重又经典。为展示好永州这本“书”,我市成立永州市文化生态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严华,市委副书记、市长朱洪武任顾问,市委副书记艾可知任副组长,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统筹推进文化生态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工作,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谋划发展文化生态旅游产业链,制定《永州市文生旅产业链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总体思路和重点工作,落实市、县两级产业链办公室的责任,上报文生旅产业链全景图和现状图,完成产业链分析报告和产业链招商报告。

    同时,建立有203人的客商库和有83个重点文旅项目的项目库,设立包含80名客商、企业家、管理人员、专家学者的人才池,陆续出台《2020年永州市文化生态旅游全面融合对接粵港澳大湾区行动计划》《2020年永州市文化生态旅游活动整体工作方案》《永州市“引客入永”奖励办法》等政策强化支撑,全面精准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构建战略互动、优势互补、合作互惠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加快推动我市文化生态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谋定而后动。

    11月23日,由市政府主办的“大湘南对接大湾区”2020永州文旅(广州)推介会在广州举行,推出“千年打卡胜地”文旅品牌,现场重点推介6条永州旅游精品线路,1条“诗意湘南·寻根祈福游”大湘南旅游精品线路,同时发布“水云潇湘·一江十景”综合开发项目、“湘江百里画廊”旅游度假区等12个市场发展前景好的优势文旅产业项目,向大湾区广大游客、文旅投资商发出邀请函。

    推介会上,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还与广州多家旅行社、自驾游俱乐部进行了“引客入永”“自驾游永州”合作签约。

    “这里比我在宣传片上看到的永州更美。”“勾蓝瑶寨是一个可以让人忘记烦恼的地方。”11月27日至29日,由广州广之旅国际旅行社组织的近200人的首发团走进江永县和零陵区,体验当地特有的民俗风情,完成了一次以“江永女书,千年零陵”为主题的“打卡”之旅。

     

    项目推动跨越发展

     

    项目是产业发展的基础。近年来,围绕打造文化强市、生态强市、旅游强市这一目标,我市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进永州旅游业发展、拉长旅游产业链和提升档次的引擎,通过招商引资、重点扶持、培育一批辐射力强的大项目,挖掘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潜力,以项目建设带动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发展。

    8月18日,在2020年全市重大项目第四次集中开工签约仪式金洞会场,三公垒瀑布群景区开发项目举行开工仪式。该项目总投资1.2亿元,是金洞管理区旅游招商、产业扶贫重点项目,将为金洞发展全域旅游、建设生态旅游产业体系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从而使生态旅游产业成为金洞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据了解,今年1至11月份,我市文化旅游产业链签约5000万元以上项目15个,总投资180.5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361%。本年度集中开工项目21个,总投资215.2亿元,年度投资23.5亿元。31个市级文旅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98.5亿元,1至11月份累计完成投资120.8 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22.64%。

    同时,为全力支持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健康发展,我市扎实开展“大调研、大走访、大帮扶”活动,为29家文旅重点企业解决企业生产生活困难54个,争取到位文化、文物、旅游等各类资金13660万元。

    有了资金作保障,项目建设掀浪潮。

    零陵古城、云冰山旅游区、瑶都水街、冷水滩腾云岭生态文化园等一批文化生态旅游项目陆续建成,为我市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2020年,我市举办各类文旅体活动达100场次,省级以上活动15个,承办了2020年中国户外健身休闲大会(宁远站)、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湖南主会场活动、第二届历史文化名城(永州)文旅活动周暨柳宗元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全市文旅企业克服疫情产生的各种影响,1至11月实现增加值80.9亿元,环比增长7%。

     

    品牌引领激发效益

     

    文化是旅游最好的资源,生态是发展最强的优势,旅游是文化最大的市场。文化生态旅游融合,不只是简单的“1+1+1=3”,三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能产生“1+1+1>3”的效果。

    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多彩的地方特色文化,是我市文化生态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和底蕴所在。如何塑造永州文化生态旅游品牌?我市全面打响“千年打卡胜地”品牌,打造十大文旅IP,不仅让永州美景“亮”起来、让永州文化“活”起来,更推动永州旅游市场“燃”起来、“热”起来。

    5月25日,由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主办的“锦绣潇湘·美在永州”文化旅游网络直播专场活动在零陵古城举办,直播持续4个小时,通过“互联网+文旅消费”模式,吸引535多万人次在线围观,进一步扩大了永州文化生态旅游品牌的影响力。

    11月13日,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与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就共同打造“一中心一平台一模式多产品”文旅推介体系签定战略合作协议,“诗画永州”与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牵手,进一步为永州创新开展文旅新媒体营销赋能。

    “欢迎大家追寻柳宗元的足迹,打卡永州!”12月14日上午,伴随着推介“打卡永州”心动旅程的播报声,“永州号”旅游主题列车缓缓驶入长沙地铁4号线溁湾镇站。同时,推出了覆盖全城的站内LED、连封灯箱等广告宣传。这是我市借助地铁这一宣传阵地,深植长株潭这一重要客源地,实施“千年打卡胜地”文旅品牌战略开展的系列宣传推广活动之一。

    今年来,我市坚持“创品牌、创特色、创先进”,实施品牌创建计划59个,九嶷山舜帝陵景区、宁远文庙等景区景点入选5条“锦绣潇湘”湖南旅游精品线路之一“诗意湘南·寻根祈福游(大湘南板块)”精品线路,在大湘南板块中所占比重最大;陈树湘烈士纪念园入选湖南省“不忘初心·重走长征路”红色文化线路;舜帝陵、柳子庙入列湖南二十大文旅地标;祁阳县茅竹镇三家村、宁远县湾井镇下灌村等4个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江华瑶族自治县水口镇入选湖南省特色文旅小镇。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固链、引链、延链,全市文旅项目呈现重点突破、全面开花的良好局面。今年1至11月份,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总人数5539.8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82.12亿元。目前,我市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家;全市有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3个,数量居全省第一;道县濂溪故里、新田县龙家大院、道县陈树湘纪念园、蓝山县云冰山、祁阳县石洞源5家景区通过4A景区景观质量评审,通过数量居全省第一。

    “诗和远方”牵手永州,一个又一个彰显独特人文魅力的旅游目的地展现出更加迷人的光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弥补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加强旅游精品打造,促进旅游业提档升级,永州文生旅产业的发展必将迎来新的春天。

     

    记者手记

     

    “诗”以喻文化,“远方”以喻旅游,意思是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文化可以更好地走向“远方”,旅游也就更有“诗”意。

    据国际生态旅游协会统计,21世纪生态旅游已成为整个旅游市场中增长最快的部分。

    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为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出一系列决策部署,制订岀台一系列“硬核”措施,文旅融合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永州,作为一个内陆地区,虽然拥有丰富的生态文明和多彩的地方文化,但由于思维的束缚、交通的制约、机制的缺失等,导致永州墙内开花墙外不香。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结合永州实际,充分发挥永州自然生态、历史人文、旅游资源等方面的良好条件和独特优势,着力推动“文化+”“生态+”“旅游+”三链互动、融合发展,走出了文生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永州路径。

    “诗和远方”在永州相遇。从“一处美”到“处处美”,从“一季游”到“四季游”,从“一业旺”到“多业旺”,游客进城能“待得住”、出城有“好去处”、处处都能“玩得好”,1至11月,全市共接待游客总人数5539.8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82.12亿元,两项指标均在全省排名第3。

    实践证明,通过文化“搭台”、生态“布景”、旅游“唱戏”,永州文化就更加富有活力,生态就更加富有魅力,旅游也就更加富有吸引力。

    瑶池涔天河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