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雨中坚守!祖孙三代,水阳江上好“哨兵”

  • 发布时间:2020-07-19 09:32 | 作者: | 来源:永州信息港 | 浏览次数:
  •   7月17日傍晚,宣城市水阳江新河庄段,新河庄水文站站长陈涛与父亲陈协栋一道,正在江面上测量水文数据。刘子凌摄

      江水在涨,水面距堤面最低处不过40厘米。行洪道内,间或有几枝树梢露出水面,摇摆不定。正是汛情严峻时,长江重要支流水阳江已持续多日超保证水位,防洪压力巨大。

      套上救生衣,搬运仪器,开船……7月17日傍晚,水阳江新河庄水文站站长陈涛开始了当天的第9次测流作业。这座位于宣城市宣州区养贤乡境内的水文站,是水阳江干流重要监测站,为上下游防汛调度提供数据支持,关乎近7600平方公里流域、数百万群众的安危。

      与陈涛一同进行测流作业的,是他的父亲陈协栋。父子俩是多年老搭档,配合默契。乘摆渡船登上趸船,再换作业船行至江中,放下测流仪,流速、流量等数据便实时传输到陈涛随身携带的电脑上。

      “水文工作者是防汛的哨兵,责任重大。 ”34岁的陈涛在水文站长大,少年时就常跟着父亲去测流。陈涛的爷爷陈克杰,70多年前便在新河庄站工作,直至上世纪80年代初退休。紧接着,父亲陈协栋顶上,一干就是37年。 2011年,陈涛来到站里,成为这个家庭的第三代水文人。

      风口浪尖水文人。新河庄水文站担负着上下游5个断面的测流任务,汛期每个断面每天测两次。入汛以来,父子俩24小时值守,已连续两个多星期,每天风里来雨里去完成10次作业,从早到晚基本没有休息。陈涛的妻子因阑尾炎住院治疗,他也没顾得上回去看一眼。 “父亲常常教育我,吃苦奉献是水文人的本分。甘于吃苦奉献,才能提供及时、真实、可靠的水文数据。 ”陈涛说。

      “现在技术手段进步了,与以前相比,测量效率要高得多。”陈协栋回忆,父亲当年测流量,要先拉好过河索,再乘小划子沿索放下流速仪,手工记录和计算,危险又费时。后来有了固定缆道,搭配缆道流速仪,坐在操作台前就可以获得数据。如今陈涛用走航式ADCP测流仪,只要放入水中就能自动生成、传输数据,速度快,精度高。

      变化的是技术手段,不变的是当好防汛哨兵的初心。非常时期,尤其需要不畏艰险、担当奉献的精神。 7月6日,宣城下了一天大雨,河流湖泊水位猛涨。21时左右,陈涛接到防指命令,要求测量北山河马山埠闸断面水文数据。马山埠闸距新河庄水文站走水路约25公里。此时天黑雨大、水流汹涌,水面上不时有树枝、草垛等顺流而下,险情不断。陈涛与父亲手持探照灯,冒着风雨驾船逆流而上,及时抵达测量点,测得数据上报,为防汛调度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两人回到水文站时已是子夜。尽管轮流休息,但职业敏感让陈涛睡不踏实。次日一早,陈涛和父亲就奔向江边。此时,水位线刚到拐点,测得新河庄断面流量达每秒2190立方米,为水利工程设计和调度留下了宝贵资料。

      “这不仅是简单的数据,水文人笔下的数字都是有生命、有特殊意义的。 ”陈涛认真地说。

      大江一小站,三代人接力。防汛形势依然紧张,父子俩风雨中坚守,为防汛抗洪监测水文,为保一方平安站岗放哨。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