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南县让思政课堂从“实”起来到“活”起来

  • 发布时间:2023-11-20 18:36 | 作者: | 来源:永州信息港 | 浏览次数:
  •   中新网湖南新闻11月18日电 (刘亚军 谢倩)南县厂窖镇中心小学把“开学第一课”搬到厂窖惨案遇难同胞纪念碑下,用红色故事浸润学生心田;在段德昌雕像前,德昌学校师生共同讲述《火龙将军——段德昌的故事》,让党史传播入脑入心;洗马湖学校大队辅导员刘雯文选择带来一堂“行走”的劳动思政课,在“田间地头”为孩子们根植鲜活大思政思想……这是湖南益阳市南县近年推进“处处思政”的强力示范,也是“1+N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队伍构建的生动体现。

    湖南南县通过改革,让思政课堂从“实”起来到“活”起来。   然而在2022年,南县中小学校的思政课教师还是由班主任、音体美等科目教师甚至后勤人员兼任,全县思政专职教师占比不足30%。为了改变思政课教师后备力量储备不足的问题,2023年南县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结合现有聘任制、绩效制等制度,选任有经验、年轻化的骨干力量专任,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等行政力量兼任补充,并与专职教师结对,提升思政课教师的职业地位和认同。

      同时,南县通过进行课时保障,在评价激励等方面给予倾斜,解决跨年级交叉任教任务重的问题,有效保障思政课专职教师配备,着力解决教师兼职比例过高、专业能力不够强问题。通过改革,南县思政教师专职占比已达到46.5%。

    南县把思政课堂搬到教育基地,用红色故事浸润学生心田。   “2023年暑假,我作为一名新上岗思政课教师参加了湖南省初中道德与法治何婉仪工作室的线下研训,在导师的指导下学政策、学理论,我很庆幸,自己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春天’中开启职业生涯的。”南县城西中学教师余思雨深有体会,“事实上,这一年,除了教师本身更有激情,我们更多地看到了孩子们身上那些被唤醒的创新内生动力。”

      有了专业老师,还需要有贴近县域实际和学生生活的生动课件案例。为此,南县县委政府高位谋划,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就近与学校对接,相继成立了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56个。通过思政课“扩容”,进一步盘活南县本土红色资源,让学生走近革命历史、感悟革命精神、传承革命血脉,激发其对国家、对家乡、对人民的崇敬与热爱之情,成为新时代的合格接班人。

      截至目前,厂窖惨案纪念馆、段德昌生平事迹陈列馆、消防大队、法院、南县科技馆、助农米业等教育基地已为5万余师生思政社会化实践教育。同时,多部门合作对接分专题设立了一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推出一批校本教材及典型案例,遴选出20堂有风景的思政精品示范课进行录制,构建并实践了思政课程的“南县模式”,南县思政教育课堂内双向推进的新业态已逐步形成。(完)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