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承湘军精神,浸润文化校园

  • 发布时间:2020-01-01 11:44 | 作者: | 来源:永州信息港 | 浏览次数:
  • 蒸水河畔,石鼓山下,有一个地方叫演武坪。往昔,这里曾是一代名人曾国藩的练兵场,他率领着一支铁血湘军谱写出一个个动人的传奇故事。如今,这是是一所现代化的校园——衡阳市演武坪小学。这里有着浓郁的育人氛围,独特的校园文化,优雅的办学环境,丰富的教学教研活动,这些“文化名片”全面展示了学校的办学形象和师生的精神风貌,尤其在文化育人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实效。

    构建校本课程,学以致用。一个学校有没有特色,首先要看它有没有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而特色化课程的建构是实施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该校所在地是晚清名臣曾国藩的练兵场。曾国藩操练湘军,名扬四海,“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舍得死”,这是闪耀着“忠义血性”光芒的湘军精神。为了使以优秀“湖湘文化”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常态化、序列化、持久化,该校以“传承湘军精神"为宗旨,以湖湘文化与传统儒家思想为文化底蕴,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德育为核心,精心编写校本教材《湘军精神永传承》,并已落实到校本课程教学中,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淳朴重义、勇敢尚武、经世致用、自强不息的湘军精神的巨大魅力,并激发其“热爱校园、建设家乡”的昂扬志向,努力为书写中国梦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创建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学校加强了人文环境建设,让墙壁“说话”,让花草“发声”,让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协调一致,以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教学楼顶八字校训“苦心、励志、厚德、尚学”熠熠生辉;教学楼走廊的墙壁上,悬挂着湘军名将画像、英雄故事;各教室的展示板上粘贴着学生的读书感悟、心得、习作以及学生自己亲手绘画的作品。学校还在操场东侧精心设计了一整面文化墙,把湘军精神中值得传承的优秀品质浓缩成十二个词,并配上精美插图和生动简洁的人物故事,从而使整个校园弥漫着浓郁的湖湘文化气息,尤其是忠义血性的“湘军精神”,浸润进了师生的精神与灵魂。这种精神,汇集了全校师生的美好梦想,激发了团结向上的正能量。这种精神体现在学生身上可以归纳为脚踏实地,志存高远,做人要有爱心、诚心和正气,为学更要“吃得苦”的品质;体现在老师身上可以归纳为立德树人,爱岗敬业,面对事业要有良心和正气,面对学生更要“耐得烦”的精神。

    进行社会实践,思慕先贤。品德教育的外延是无限的,品德教育的活动场域应该是生活,它需要依托于学生鲜活的实践体验,需要有足够的实践时空,需要从静态走向动态,从影像走向体验,从说教走向实践。学校根据“传承湘军精神”主题教育活动方案,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是以旅促学,以行触心。近几年,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参加“耕读传家久,诗书济世长——走进曾国藩故居”主题研学旅行活动。每次孩子们都会在富厚堂前,齐声朗读曾国藩写下的八句家训箴言。该校还组织了高年级师生到南岳徒步登忠烈祠,各班有序地参观了抗战纪念堂,听老师们讲述抗战历史,感受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体会祖国的日益强大。

    二是走进社区,以行彰心。学校组织学生走进社区的广场,聆听老人们口口相传的湘军故事,走上社区“周周乐”的舞台,把英雄故事以儿歌、舞蹈、快板等形式展现出来,让更多的人受到感染。该校还组织学生参加了社区广场开展的小小百家讲坛,学生宣讲员作了“传承湘军精神”的演讲,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开展特色活动,继往开来。学习湘军,不仅要学习他们的高度使命感与担当精神,关键还在于融会贯通,要与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中国梦对接,与新时代、新发展、新课题对接。为此,学校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

    学校利用“演武”的域名优势,在学生中开展了“争做小湘军”系列活动,如背诵曾氏名言、开播《湘军讲坛》。学校还自创自编了“演武少年”国学武术操,一招一式整齐有序,气势磅礴。国学武术操自创立以来,每天都在大课间期间操练。

    该校还开展了一系列德育主题现场活动,如少年传承中华美德教育之“小小传承人”活动、经典诵读活动、爱国歌曲大合唱活动、“文脉颂中华”花鼓戏专场等,让孩子们学习经典,不忘初心、薪火相传。

    学校每年新生季,都会带领孩子们走进毗邻的石鼓书院,开笔礼、点朱砂、讲先贤故事,成为孩子们的开学第一课。每年的现场书画大赛,手抄报都鼓励人人参与,在校园里掀起了一阵阵“学湘军,爱祖国”的活动热潮,孩子们“人人争当小湘军,勇武担当我先行”。如今的校园里老师爱岗敬业,学生向上、向善,呈现一片良好的校风校貌。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该校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深植于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真正做到立德树人,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 相关内容